“考试都通过了吗?还有心情找同学玩?”“你怎么总这样?都多大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还是做不好!”“怎么又感冒了?说过多少次,叫你多穿点你不听!”……
父亲的训斥如芒在背,母亲的指责不绝于耳,而每次想说什么又如鲠在喉。我们的成长,和父母间好像总有着或大或小的“无法调和”,这种代际间的冲突和矛盾此起彼伏,难以平静。于是父母说我们叛逆、不懂事,而我们则反击他们思想“老土”管得太多。
我们与父母之间,就是这样互有“默契”地将自己倔强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而其实心底的那份牵挂是羞于表达的感情,是久藏于心底浓浓的亲情,是在相互惦念中的“相爱相杀。当“青春叛逆”遇上“不善表达”,为何不以叛逆为“契机”,学会调整相处的方式,建立起走过青春叛逆之后与父母的新关系呢?
没有一种付出是理所应当
父母养育孩子,在大多数人眼里被认为是“天职、是理所应当。2016级大四学生程强曾因家庭条件不好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故意回避和父母的沟通,对他们说着不冷不热的话。自从那年暑假亲自体验了父母的工作后,才真正读懂了他们半生操劳和默默付出的背后承载着多少为家庭操劳的艰辛和扛起生活的不易。“父母真的太不容易了,他们默默承受的不仅是生活的压力,还有不被儿子所理解的苦闷,可父母看似云淡风轻的背后是紧着儿子亏着自己的心甘情愿,是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的伟大。”程强若有所思地说。父母默默付出的背后,是血缘的纽带和最原始情感的深藏。
从原来的“我以为”到现在多从父母的角度思考。这是军旅生涯带给小陈的转变。刚上大学时,还暗自窃喜终于可以挣脱父母的束缚,当兵入伍这两年,在部队接受锻炼,一切都要自己打理,没有人会像父母那样对事无巨细的关心,不厌其烦地提醒。单一的生活方式和简单的生活状态叠加着父母隔三差五的关怀、惦念,他便格外怀念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反思自己的同时,也更加懂得父母唠叨里的关怀,絮叨背后的用心良苦。退伍后,仿佛要弥补这段时光,小陈经常陪着他们聊天,从内心深处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当班导时,他经常提醒学生要多和父母交流,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理解他们的不容易,不要把父母 “理所应当”的付出当成自己任性而为的理由。
没有一种付出是理所应当,没有一种爱不怕被辜负,哪怕那个人是父母。付出与回报,平等地接与受,才是对父母和家人最温暖的回馈。
让父母重回自己的“朋友圈”
“两年前我的朋友圈还是完全屏蔽父母的。朋友生日晚会上快乐的聚餐、网红景点的打卡拍照、秀恩爱的甜蜜照片……基本每一条动态,父母都会在评论区‘及时’地给我浇一盆冷水,甚至还会打电话来不断地责问,让我觉得特别扫兴。”张昊回忆道。“又去哪儿玩了?为什么这么晚还不回去睡觉?别光顾着恋爱耽误了学习!”朋友圈仿佛变成了父母24小时监视着他的利器,于是他干脆选择屏蔽父母。
“直到那次我生病。恰逢立冬,凌晨时发了一张在医院打点滴的照片,随手打了一句想吃饺子了。”刚发出去,我妈就打来电话。“儿子怎么生病了?都扎针了,是不是很严重?你姐手机上能看见你发的照片,妈的手机好像有点问题看不到你发的朋友圈了,妈都想你了,我现在就订车票,明天带着你爱吃的饺子去看你,你还想吃点啥……”一连串的问话让张昊恍惚后又回过神,才意识到刚刚那条在凌晨时分发出的朋友圈忘记了屏蔽妈妈。
“听得出,我妈当时特着急,能在凌晨消息刚发出后马上打电话给我,她得有多惦记我啊!那一刹那,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自此就再没屏蔽过他们的朋友圈。”或许,这样的屏蔽真的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可“分组可见”的背后,又藏着些许心酸和无奈。有些,是在夜晚独自熬夜写报告的小煎熬;有些,是在外生病后只能一个人硬撑的小委屈;有些,是节日里幻想能和爸妈一起度过的小落寞……这些屏蔽背后,不是不爱,也不是疏离,而是那些我们没有说出口的深情与思念,是那些不想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的小倔强,是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小固执。其实,对于父母,我们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不够走到哪,不管是今天的朋友圈,还是未来的人生。
爸妈,我在努力变好,请您等等我
从小到大都很调皮的李文瀚有着一到重要的升学考试就会超常发挥的能力,但高考的“滑铁卢”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无助和父母的失望。从那时起,李文瀚就暗下决心,大学好好学,争取考研。一上大学他就跟父母吐露了自己要考研的想法,当时父母也没说什么,可能觉得他只不过是一时冲动吧。
“大二那年参加了很多比赛,学习与活动的时间没协调好,导致我那年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六级都没有通过,还记得支支吾吾跟父母说考试没过时,他们的面色凝重和欲言又止。”大三时,该是需要明确自己未来规划的时候了,李文瀚还是很坚定地跟父母说:“我要考研。”当时,父母都说,“你贪玩不是一天两天了,沉不下心考研,还不如毕业之后早点找个工作,别在所谓的考研里浪费时间了。”学业瓶颈期的压力加之父母的不信任让他的小宇宙彻底爆发。“你们懂什么,根本就不信任我,我要干什么用不着你们管!”摔门而去后,便是长达一个月的冷战。
后来,他冷静下来跟父母道了歉,父母也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他考研的想法,只是不再说什么。他没有因此停止过努力,反而更想用实际行动向他们证明自己是可以的,要争回心里这口气。考研笔试前一天,父母专门打来电话鼓励他说:“爸妈其实看到了你的改变,就是不太会表达,不知该怎样和你沟通,不管结果怎样,爸妈都会一直支持你,你始终是我们的骄傲。”最终,李文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一所高校。
恰恰是考研的过程,让他与父母间渐渐地建立起一种不曾言表的信任,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他们看到了孩子的努力和坚持,孩子也在不断用行动证明自己。他说,现在遇到难事父母还会经常征求他的意见,找他拿主意,想办法,自己已然是他们心中成熟的小伙子了。当“青春叛逆”遇上“不善表达”,父母和孩子要做的是,都慢下来,给彼此一些时间和信任,相互“迁就”,相互理解,相互成全。
成长是我们和父母间相互陪伴见证的过程,我们用青春“消磨”了他们的岁月,我们成长的样子藏着他们的期许和欣慰,愿我们能够和父母间,在“小叛逆”和“不表达”中找到“默契”的处理方式,慢下来,互相等一等。 (孙燕 安宇凤 袁龙杰 尹东旭 杨辛雨)